在浩瀚的中華文化長河中,潮州以其獨有的文化魅力熠熠生輝,其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斑斕多姿與民俗風情的淳樸深厚,共同編織成一幅幅生動絢麗的畫卷。潮州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與民俗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,它們承載著潮州人民世代相傳的情感記憶與文化認同。
為深入挖掘并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,助力潮州古城申報世界遺產(chǎn)地,近期,潮州日報社特別策劃推出了《煙火撫人心》短視頻等系列產(chǎn)品,旨在通過細膩的筆觸與生動的圖像,展現(xiàn)潮州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與民俗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,讓這份璀璨的文化瑰寶在世界舞臺上綻放異彩。
今天,本報推出了《煙火撫人心》第一期視覺版,今后我們還將陸續(xù)推出系列專版,敬請讀者關注。
潮州文化底蘊深厚、源遠流長,千百年來薪火相傳,綿延不絕,許多古老的傳統(tǒng)習俗流傳至今,展現(xiàn)著這座古城獨特的文化氣息。
隨著時代的迅猛發(fā)展,在快與慢之間,潮州以獨特的民俗文化保留著濃郁的中古遺風,被譽為“中原古典文化傳承的經(jīng)典樣板”。時至今日,這些代代相傳的習俗仍然是造就潮州人民文化認同感的重要依托,它們連接著潮州歷史與現(xiàn)在,乃至未來的精神密碼。
在歷史悠久的潮州古城,潮州的孩童有一份特殊的入學儀式,古人稱為“開書”。
饒宗頤總纂《潮州志》記載:“男子六七歲,父命入塾,曰新開書。春天涓吉日,身穿白褲及淺青衫,足登紅皮屐,母備全雞、豆干、芹菜、鱗魚、豬肝煮為五碗,擺于礱耳,或水缸蓋上,令兒食之。并備糖蔥或明糖詣塾中祀孔子及文昌神。祀畢,分給同學,令其相得。糖蔥音諧聰,明糖取其明,冀其聰明也?!敝钡浇裉?,這項獨特的“讀書禮”儀式依舊保存了下來,雖步驟有所簡化,但所傳承的寓意和期盼仍然流傳在每一戶家庭當中。
每年開學前,古城儒學宮里香火鼎盛,許多父母會帶孩子到這里拜孔子,禮拜圣賢,鳴鼓祈愿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。開學這天的早餐,不少父母會準備至少五種寓意美好的食物,俗稱“五碗頭”。每家做法各有不同,以豬肝,豆干最為常見,龍箭魚則是必不可少的。“龍箭魚”寓意著魚躍龍門;“豬肝、豆干”在潮州話里跟“官”諧音,寓意金榜題名;“芹菜炒蔥”寓意著聰明伶俐、勤勉讀書。此外,還有“蓮子百合”“兩個紅雞蛋加一根蔥”寓意取得滿分的說法。簡單的菜式,包含了父母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的深切厚望。
鳴鼓祈愿。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攝
無論拜師禮,或是開學第一餐,千百年來的儀式傳承,都飽含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愿,也反映了潮州人尊古禮、重文教的深厚文化底蘊。
開學第一餐飽含父母深切厚望。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攝
■ 潮俗漫談
吳榕青
潮州地區(qū)以其獨有的風尚習慣、民俗風情等,深受各界人士的關注。這里略談一談“新開書”(即小孩讀一年級第一天上學)這一民間習俗。
在開學的前幾天,舅父家那邊就必須給男外甥一套筆墨紙硯,還有一個算盤,一個新的書包,這是必須的,而且得舅父那邊送的,不能別人。還有這個孩子必須是第一個孩子,且是男孩,不然就沒有收禮這一資格,這其實就是重男輕女的一種表現(xiàn)。但是它的本意還是希望自己的外甥能夠聰明能干,以后出人頭地,做舅父的也臉上有光彩。
收拾書包上學去。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攝
孩子開學的第一天必須穿新衣服,打扮得整潔明朗,而且從頭到腳都是新的。傳統(tǒng)是身穿白褲和淺青色上衣,腳穿紅皮屐。這就是代表一個好的開始,一切從頭開始,以后路就也越走越寬。
除了穿的講究外,吃的也很有學問。在開學第一天的早上,要開學的孩子必須坐在飯桌前,母親把一大早就準備好的東西放在桌子上(以前是置于礱耳上,或者水缸蓋上)。俗稱“五碗頭”,包括全雞、豆干(干,潮語諧音“官”)、芹菜(芹,諧音“勤”)、龍箭魚(龍,潮語諧音“靈”)、豬肝。吃全雞是表示一種高級的禮待;吃豆干,代表將來能當官,出人頭地,光宗耀祖;吃芹菜預示著孩子讀書勤奮;吃龍箭魚,寓意孩子讀書聰明伶俐;吃豬肝,祈求孩子有一付好“腹內”(開闊的心胸),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人可以坦誠相待,交上好朋友。先拜一下神,祈求神明保佑兒子女兒能夠順順利利,聰明活潑地過好學生生活。接著孩子就可以敞開肚皮,大吃特吃。在有些地方,在吃飯之前,必須先喝一碗湯圓,希望圓圓滿滿,跟同學能夠相處融洽,能夠討老師的喜愛。
“五碗頭”。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攝
傳統(tǒng)中的習俗,孩子上學要帶糖蔥和明糖,拜過孔子像和文昌神,然后分給同學一起吃,讓孩子們友好相處。糖蔥諧音“聰”,明糖帶有“明”字,希望孩子讀書聰明。
近年來,在潮州的父母們,在孩子開學前,還會帶孩子到海陽縣儒學宮(即文廟)去祭拜孔夫子,或者到韓文公祠去祭拜韓愈,保佑孩子讀書順利。
作者單位:韓山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
文字|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藝泓?
編輯|張澤慧
審核|詹樹鴻